logo,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
logo,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
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上海垃圾分类会是一场“闹剧”?专家这样回应
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9-08-14    作者:龙测检测    
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
8月12日,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,微博上有观点认为上海垃圾分类是一场“闹剧”,最终都会放弃,这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和转发。
  历经一个半月垃圾强制分类的上海,现在究竟推的怎么样?是否会如一些网友议论的那样将草草终结?
  对此,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多位长期从事垃圾分类问题研究的专家,他们普遍比较认可和肯定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,认为会继续推行下去。而网上曝出的在一些小区出现垃圾乱堆乱放现象,应该不是普遍现象。
  一位来自上海的垃圾分类专家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分析称,从各方面信息来看,目前上海垃圾分类遇到的问题肯定是有的,个案确实存在,一些居民看到垃圾乱放现象,多少都会有些担忧和质疑,但这并不会改变垃圾分类继续推进的大趋势,这也意味着上海垃圾分类不可能是场所谓的“闹剧”。
  上述这位垃圾分类专家认为,对于垃圾乱堆乱放问题,要做到“不分类、不收运”。同时要查清原因,是居民分类意识不够,还是小区管理不到位、管理人员失职失责?对此,要该罚款的罚款,该问责的问责,必须严肃对待。
  上海市杨浦区某小区居民杨琳(化名)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,昨天她也关注到了网上有关垃圾分类的热议,但她并不认同这种观点。“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垃圾分类推不下去,一切都很正常,可能个别小区管理出了问题,临时出现了垃圾乱放,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人都放弃分类。相反,很多人都在坚持做好分类。”她说。
  在垃圾分类专家看来,相比其它城市,上海市垃圾分类确实分的过细,但其实践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借鉴的。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不会停滞,更不可能倒退,否则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。对于少数垃圾分类意识不够、不分类投放的居民,在善加引导的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条例规定。
  对于如何保持长期有效的垃圾分类,该专家认为,要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,变成一种自觉。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都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,尤其是末端处置更要严格监管。同时也要转变观念,让公众认识到垃圾不是废物,其分类和回收再利用要充分引入市场化机制,让企业公平开展竞争。
在垃圾分类专家看来,相比其它城市,上海市垃圾分类确实分的过细,但其实践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借鉴的。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不会停滞,更不可能倒退,否则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。对于少数垃圾分类意识不够、不分类投放的居民,在善加引导的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条例规定。
对于如何保持长期有效的垃圾分类,该专家认为,要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,变成一种自觉。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都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,尤其是末端处置更要严格监管。同时也要转变观念,让公众认识到垃圾不是废物,其分类和回收再利用要充分引入市场化机制,让企业公平开展竞争。
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,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的很完善、很全面,是要做好这件事情的,但有决心和能否持续做下去是两码事。他说,“一些地方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的主因在于措施机制不健全、推行力度不大不持续,甚至是存在不作为、慢作为等问题,缺乏强制力。”
2019年7月1日起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(简称“条例”)开始正式实施,率先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。8月2日,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了条例施行“满月考”成绩单。
统计数据显示,过去一个月,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52400人次,开展执法检查18100次,共检查投放环节居住小区、宾馆、商场、餐饮企业等单位34985家,共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872起(单位798起、个人74起),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8655起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未分类投放问题最为严重,未分类投放案件396起(45.4%,较中上旬上升2.1%),未分类驳运案件2起(0.2%),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案件14起(1.6%,较中上旬上升0.6%)。分行业看,大型商场和商务楼宇依然是问题的“重灾区”,问题发生率为50.9%;餐饮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问题发生率均为26.5%;居住小区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,为13.8%。
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表示,下一阶段,上海城管在继续保持全流程执法高压态势的同时,还将对随意倾倒垃圾等现阶段暴露的问题开展同步执法,并进一步指导监督收运企业规范作业。同时聚焦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四个环节,及时做好问题梳理,责任落实和整改督促工作,以“绣花功夫”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持久战攻坚战。
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